“心” 的较量!军医妙手化解心脏“定时炸弹”
来源: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微信公众号  
2025-06-20 10:09:21
分享:

  晨光透过诊室的玻璃窗,洒在一面崭新的锦旗上。患者冯先生紧握着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赵玉英的手表达感谢,他声音颤抖,眼中满是感激……

  慧眼识危 深夜胸痛暗藏致命风险

  几天前,49岁的冯先生深夜突发胸痛,紧急前往医院就诊。面对显示并不典型的心电图,就连冯先生自己都心存侥幸,觉得不过是虚惊一场。然而,赵玉英盯着检查报告,眉头越皱越紧,她凭借着20余年与冠心病“交锋”的经验判断:“必须住院!” 她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果然,冠脉造影结果令人倒吸冷气——冠脉病变分叉病变且病变很长,最严重处冠脉狭窄高达90%,若延误治疗,患者将面临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等风险。

  在治疗方案抉择时,张先生陷入两难,若采用传统支架植入,不仅要植入多枚支架,后期再狭窄的风险也极高,这让他忧心忡忡。赵玉英团队考虑到患者年轻及病情特点,综合评估后,果断采用“介入无植入”技术,通过药物球囊精准治疗,成功疏通血管。这一创新治疗方案,从根源上降低了二次手术风险,让患者重获健康。

  勇闯技术“深水区” 为“心”服务全周期

  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救治的前沿阵地上,心血管内科始终以攻坚者姿态勇闯技术“深水区”。面对被业界称为“心脏介入手术最后堡垒”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科室率先引进并开展平行导丝技术、双腔微导管定向挤压技术等20余项国际前沿术式,通过技术迭代将手术成功率从60%~70%提升至90%以上,达国际领先水平。

  终身成就专家、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汝磊生教授,在世界范围内首创双腔超声微导管器械,并成功应用临床,这项技术填补了相关技术领域空白。目前科室年均开展复杂心血管介入手术超300台,累计为患者减少医疗支出超3000万元,以技术创新切实为患者减轻负担。

  该科室还创新构建“筛查—科普—管理”的全周期健康服务链。在世界心脏病日、“1120心梗救治日”等重要节点,联动驻地部队、社区、学校开展主题宣教义诊,累计完成1.7万人次心血管筛查,及时发现300余例隐匿性冠心病患者;累计举办“心电讲堂”“心语科普课堂”103期,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形式,通过直播教学和科普宣教,让9万余名医护人员和患者掌握专业护心知识;建立20个冠心病关爱交流群,24小时在线,及时为出院患者答疑解惑,形成心血管疾病全周期的闭环管理。

  暖心互动显真情 时刻“以患者为中心”

  出院第30天,冯先生在冠心病关爱交流群里分享复查报告:“赵主任,我最近能一口气爬5层楼了!”这样的喜讯,每天都在群里上演。这支由专科医生、心脏康复师组成的服务团队,日均回复用药咨询、运动指导等问题300余条,累计答疑超10万条。不少患者感慨:“出院后半夜心慌,在群里@医生5分钟就收到回复,比家人还及时!” 

  从冯先生紧急就医时的惊心动魄,到如今康复期的暖心互动,科室始终以精湛医术与长效关怀践行初心。从手术台延伸到生活日常,正是心血管内科 “以患者为中心” 最生动的注脚。未来,科室将持续锚定“技术创新+全程管理”双主线,让这份从“治病”到“管心”的全程守护,继续在医患指尖的每一次互动中传递。

关键词
患者 心血管内科 心脏 妙手
责任编辑:王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