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齿矫正,把握两个黄金期
来源: 中国妇女报  田梦迪
2025-02-20 10:09:32
分享:

  牙颌面畸形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口腔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长健康意识的增强,儿童牙颌面畸形早期矫治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2024年10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日友好医院成立国内首个儿童牙颌面畸形早期矫治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正畸教授徐宝华带领团队面向患有牙颌面畸形的儿童进行早期矫治。

  据悉,徐宝华及团队率先在国内引进并推广了矫治上颌骨前凸畸形的头帽肌激动器技术、矫治小下颌畸形的Herbst矫治技术以及矫治骨性反颌的前方牵引矫治技术等多种先进矫治技术,取得了丰硕的临床研究成果。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徐宝华教授。

  记者:您牵头成立中日友好医院儿童牙颌面畸形早期矫治中心的初衷是什么?

  徐宝华:长期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12~14岁是牙齿矫正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儿童处于青春快速发育期,牙周组织再生能力强,拔牙后牙缝关闭效果好且不易出现牙龈萎缩。然而,12岁以后很多骨性问题已经定型。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在治疗研究中发现,对于骨性问题,应遵循牙列、颌骨和面部发育规律,提倡早期矫治。从8岁左右开始对骨性问题进行介入,开展预防性和阻断性矫治,防止颌面部畸形加重,这是全新的理念。因此,2024年我们牵头成立了中日友好医院儿童牙颌面畸形早期矫治中心,主要面向患有牙颌面畸形的儿童进行早期矫治,通过创建良好的牙颌面生长环境,纠正异常牙颌面生长、控制异常遗传因素,有效降低儿童牙颌面畸形的发病率,维护儿童身心健康。

  目前中日友好医院口腔正畸科有16名全职医生,我们计划分出7名医生专门从事儿童牙颌面畸形早期矫治工作,让团队更加专业深入地研究该领域,推动学科发展并与国际接轨。我们引进了很多新技术,也有了创新成果,期望实现科研、教学、临床一体化综合发展,扎实建立早期矫治医学学科。

  中心成立后,还将建立全国儿童牙颌面畸形早期矫治专科医联体,把优势专科项目推广到全国。同时,每年举办儿童牙颌面畸形早期矫治国家级培训项目暨学术论坛,对全国公立医院开展学术培训,提升行业口腔牙颌面畸形防治领域的整体能力,系统地将早期矫治经验整理并普及推广。

  记者:现在家长普遍越来越关注孩子牙齿健康,发现什么样的症状或征兆,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矫正?

  徐宝华:孩子8岁左右,家长就可以开始关注孩子的牙颌面情况,若发现问题则进行早期矫治。这个阶段主要针对三类问题——

  一是牙性问题。例如前牙地包天,如果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上颌骨发育,进而发展为骨性问题。还有前牙齿闭锁合等情况,会限制下颌运动功能和进一步发育,容易引发颞下颌关节病,这类病理性咬合问题影响骨骼发育和关节健康,需要尽早矫正。

  二是骨性错合。当孩子出现颌骨大小或形态、位置异常,如天包地、地包天等情况,就属于骨性错合。这类问题危害较大,在发育期进行矫正,可以控制骨骼生长,使其比例协调,就像盖房子搭框架,框架对了后续才容易完善。如果错过这个时期,等骨骼定型后再矫正,难度会大大增加。

  三是功能性异常。像孩子长期咬手指、嘴唇,可能会导致上牙前突;还有口呼吸问题,近年来口呼吸、腺样体增生导致腺样体面容的小朋友增多,这会造成面部发育变形,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导致孩子记忆力下降、睡眠质量差等问题。

  12~14岁是青少年矫治的黄金期,此时孩子牙齿已长好,处于青春快速发育期,牙周组织再生能力强,矫正效果较好。但12岁以后,很多骨性问题已经定型,如果之前没有进行早期矫治,此时再处理骨性问题难度就会加大。

  如果错过矫正期,首先会影响面部美观,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心理健康。其次,咬合问题会损伤颞下颌关节,许多小朋友年纪轻轻关节就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会有髁突过度吸收、变短的情况。另外,像口呼吸等问题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家长在孩子8岁左右带其去看正畸医生,让专业医生判断孩子是否存在需要早期矫治的牙颌面问题。

  记者:对于牙颌面畸形的儿童,有哪些早期矫治的方式?

  徐宝华:治疗方式以各类矫正器为主。传统金属矫正器是较为常见的矫正器具,通过金属托槽和弓丝对牙齿施加力量,引导牙齿移动,达到矫正的目的。

  传统活动矫正器通常是塑料材质的牙套,类似假牙材质,可自行摘戴。这种矫正器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牙齿错位情况,方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行佩戴和清洁。

  硅胶类矫正器则利用硅胶的特性,对牙齿进行轻柔地矫正,具有一定的舒适度和隐蔽性。

  隐形矫正器主要为透明材质,美观度高,不易被察觉。通过一系列定制的透明牙套,逐步对牙齿进行矫正,适合对美观有较高要求的患者。

  功能性矫正器主要用于治疗小下颌畸形,通过改变口腔和面部肌肉的功能,引导下颌骨正常生长发育,改善面部形态和咬合关系。

  矫形力矫正器,最常见的是头帽,以头部为支点,通过口外施加力量,控制天包地、地包天等骨性畸形。比如对龅牙进行向后方牵引,对地包天进行向前牵引,以此对骨骼进行矫正。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正器,并非单一使用某一种,而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记者:在儿童早期矫治过程中,医生通常会用哪些方式进行诊断?

  徐宝华:临床面诊是最基础的诊断方法。首先观察面型,判断面部骨骼的形态,比如是否存在天包地、地包天等情况;接着查看牙齿,了解牙齿的排列、咬合等状况;最后检查颞颌关节,由于牙齿咬合问题可能引发关节问题,而颞颌关节是行使口腔功能的关键关节,所以这一步至关重要。通过面诊,医生能对孩子的牙颌面畸形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判断。

  在制订矫治计划前,X光片检查不可或缺。若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还需拍摄手腕骨片,了解骨龄变化,明确上颌骨、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情况,从而更好地规划治疗过程。

  随着技术发展,口内扫描变得越来越流行。医生通过在孩子口内进行扫描,能快速形成口腔模型的三维数字图像,在电脑上可立体展示,能清晰地看到牙齿的咬合状况,尤其是后牙部位,相比传统的肉眼观察更加精准,能为诊断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综合临床面诊、X线检查和口内扫描这三种检测手段,医生就能确定孩子牙颌面畸形的诊断结果,并制订出相应的治疗计划。

  记者:对于儿童牙颌面畸形早期矫治中心未来的发展,您有着怎样的愿景和期望?

  徐宝华:根据儿童牙颌面畸形的疾病特点,我们计划为每个孩子制定一体化解决方案。

  首先,对孩子进行全面评估,涵盖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生长发育评估等多方面。基于这些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治疗和随访计划。

  在预防方面,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孩子提供针对性的预防建议,如指导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破除不良口腔习惯等;在治疗阶段,依据孩子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像传统矫正器、隐形矫正器或者功能性矫正器等;随访阶段,定期跟踪孩子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防止复发,延缓症状加重,实现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随着病人数量的增加,儿童早矫中心规模也将逐步扩大。目前已经拿出一半的正畸医疗资源用于早期矫治工作,后续不排除将正畸资源进一步向早期矫治倾斜。

  希望中心能够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创新,在国内乃至国际儿童牙颌面畸形早期矫治领域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服务更多有早期矫治需求的孩子,帮助他们解除病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美丽的笑容。

  此外,中心计划持续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发力。一方面,加大科研投入,深入研究儿童牙颌面畸形的发病机制、治疗技术等,产出更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推动行业进步;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教学工作,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同时,依托我院作为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的优势,连接全国6000多个公立医院,建设网络会诊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组织病例论坛,让全国公立医院的医生能够共同学习讨论。未来,还计划研发AI系统,进一步提升会诊的效率和效果,让更多孩子受益于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资源。

关键词
矫治 矫正 儿童 牙颌面畸形 骨性
责任编辑:王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