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先生看见妻子小南术后第一次挺直腰板站在全身镜前,这个陪伴妻子走过十年“折叠人生”的男人不禁感叹:“简直就跟换了个人一样!”近日,河北医大三院脊柱外科一病区成功完成河北省首例头盆环牵引辅助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矫正手术,为一名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重塑挺拔身姿。这一技术突破填补了河北省脊柱矫形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河北医大三院在复杂脊柱畸形诊疗领域稳居国内前列的同时,再一次登上新的台阶。
该院脊柱外科一病区主任王林峰首次接诊小南时,这名27岁姑娘的脊柱畸形已发展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脊柱138度的夸张弯曲和110度的侧突,让她的胸腔、肩膀、骨盆等部位严重变形,“除了病痛和生活上的不便,每次出门都能感受到身边异样的目光……”小南的诉说,道出了无数脊柱畸形患者的痛楚。
由于小南脊柱畸形角度过大,传统手术单次矫形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可能引发神经损伤导致瘫痪。面对棘手的医学难题,该院脊柱外科首席专家申勇和王林峰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决定采用分阶段治疗方案,通过国际先进的头盆环牵引技术与精准外科手术相结合,重塑小南的脊柱形态。
在治疗的第一阶段,医疗团队化身“人体建筑师”,在小南的颅骨和骨盆精准安装头盆环牵引装置,如同为僵硬的脊柱装上“智能调节器”。第二阶段,医疗团队以毫米级的精度对小南的脊柱进行渐进式牵引,并时刻关注其神经反应,让挛缩的软组织和狭窄的椎间隙逐渐舒展。
近两个月的牵引治疗后,医疗团队迎来了第三阶段的终极考验。无影灯下,王林峰带领团队与麻醉二科、第二手术室和肌电图室密切协作,应用术中三维导航技术精准植入椎弓根螺钉,配合截骨矫形、椎体融合等复杂操作,将严重变形的椎骨逐节复位。肌电图室全程监测神经电生理信号,为脊髓安全保驾护航。经过10个小时的努力,当最后一枚固定螺钉调整就位时,小南的身高增长约10厘米,手术十分成功,且出血量显著低于传统术式。
在脊柱外科一病区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小南恢复良好。术后第三天,小南在护士长王瑞玲和护士苏丹的协助下首次尝试挺直站立,这个曾因脊柱畸形无法平视他人的姑娘,终于迈出“直立人生”的第一步。
从蜷曲到舒展,从阴霾到阳光,这项突破性技术开创了河北省脊柱畸形“柔性矫形”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