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志愿服务活动⑨ | 河北省科协“全国科普月”科学冀益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南宫
来源: 长城网  陈思思 徐志波 刘永斌
2025-09-12 09:30:02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陈思思 通讯员 徐志波 刘永斌)9月7日,由河北省科协主办,河北省科技新闻学会、河北省蔬菜学会承办的“全国科普月”科学冀益科技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素有“韭菜之乡”美誉的南宫市,在北胡街道办事处小关家庄村拉开帷幕。活动以“精准对接农户需求、助力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专题培训、互动答疑、田间指导等多元化形式,为当地黄韭种植户送去“科技及时雨”。

61

活动现场。

  作为南宫市特色经济的支柱名片,黄韭种植已形成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格局——以小关家庄村为核心辐射区,西丁街道办事处、北胡街道办事处、苏村镇的8个行政村,黄韭种植面积近万亩,年产量与产值稳居区域特色农产品前列。然而,随着产业发展,种植户在品种优化、病虫害防治、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技术需求日益迫切。此次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精准瞄准这一痛点,特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耿保进、高慧敏深入基层一线,为产业发展“把脉开方”。活动吸引了南宫市黄韭主产区的40余名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参与。

63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高慧敏(左)和耿保进(右)。

  培训环节,高慧敏以《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打造及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题,从产业长远发展视角切入,一方面详细解读“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核心价值与申报路径,指导种植户如何借助品牌化运作提升南宫黄韭的市场竞争力与附加值;另一方面聚焦农户最关心的病虫害问题,系统讲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的“四位一体”综合防控技术,既保障韭菜品质安全,又降低种植风险。

  耿保进围绕《韭菜周年特色生产技术》展开培训,从新优品种的特性介绍与选择建议,到选地时土壤肥力、排水条件的判断标准等,每一个环节都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特点进行细化说明,将复杂的农技知识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实操指南。

62

  种植户向研究员提问。

  “我种的韭黄长得特别弱,叶片发黄,到底是缺肥还是土壤有问题?”“韭菜反复出现韭蛆,用了不少药效果都不好,有没有更有效的防治办法?”在互动环节,种植户们举手提问,将生产中遇到的老大难问题一一抛出。两位专家细致分析,结合具体案例给出“一对一”解决方案。

  培训结束后,专家还与种植户一同走进黄韭种植田,开展“零距离”田间指导。他们详细查看韭菜长势,向种植户询问种植情况,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让种植户直观掌握实操技巧。

64

   专家与种植户一同走进黄韭种植田查看韭菜长势。

  活动期间,省科技志愿者总队的工作人员还为种植户发放了《韭菜种植技术手册》等科普资料,讲解了科技志愿精神。

  此次“全国科普月”科学冀益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南宫市黄韭种植户送去了急需的技术支持,更搭建了专家与农户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提升了当地种植户的生产技能。接下来,省科协将继续围绕地方特色产业需求,开展精准化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种植户 科技 志愿服务 南宫市 河北省科协
责任编辑:陈思思
TOP